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-AI-詳情

百億主動權益基金的上半年:超七成收益為負,葛蘭、劉格菘“墊底”,多只排名靠前產品受益于這個概念|看熱訊

2023-06-30 19:33:28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

2023年上半年的交易日已經全部結束。


(相關資料圖)

回來看,百億主動權益基金這半年的日子著實不太好過。

Wind數據顯示,年初以來(截至6月29日,下同)有統計數據的51只(規模為合并規模,下同)百億主動權益基金(包括普通股票型、偏股混合型、平衡混合型、靈活配置型)中,有16只收益為正,也就是說超七成產品年內收益為負

那么在市場震蕩的背景下仍保持正收益的百億主動權益基金有哪些?下半年還能保持嗎?本期硬核選基一起來扒扒。

一、 上半年16只百億主動權益基金跌幅超10%

2022年,百億主動權益基金的表現就不是很好。

這一年,有數據的56只百億(以當年年末合計規模來統計)主動權益基金中,僅有3只年內收益為正,分別為:中庚價值領航(4.85%)、安信穩健增利A(4.15%)、安信穩健增值A(1.57%)。

很多小伙伴也因此期待上述基金在2023年能打個“翻身仗”。

結果半年過去了,大家所愿的局面仍未出現。

進一步來看,在35只年內收益為負的百億主動權益基金中,有16只產品跌幅超過了10%。其中,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A以﹣21.13%的收益墊底,而劉格菘管理的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A和廣發科技先鋒則分別以-19.97%、-19.11%的收益排名倒數第二、第三位。

(部分上半年業績靠后百億主動權益基金,數據來源/Wind ,制圖/硬核選基)

這似乎并不讓人意外。

拉長時間維度來看,中歐醫療創新A近一年,近兩年、近三年的業績同樣不太理想。

(來源/Wind,截至6月29日 )

對此,葛蘭在一季報中曾這樣寬慰投資者:整體而言,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,但中長期而言繼續看好醫藥生物板塊的配置價值,也將繼續努力為持有人創造長期投資回報。

如果說葛蘭“困”在醫藥上,那么劉格菘則“困”在了新能源。

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,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持有A和廣發科技先鋒的投資風格大致相似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絕大多數為光伏、新能源車等新能源概念股。

(來源/Wind)

(來源/Wind)

二、AI概念助推,業績前五的百億主動權益基金是它們

看完暫時墊底的,我們再來看看表現靠前的百億主動權益基金。

數據顯示,51只產品中有16只獲得了正收益,其中有5只年內收益超過了5%,分別是:興全新視野、興全商業模式優選、華商新趨勢優選、廣發多因子、諾安成長。

(部分上半年業績靠后百億主動權益基金,數據來源/Wind ,制圖/硬核選基)

值得一提的是,這5只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或多或少都有AI相關概念股的身影。

具體來看:

興全新視野成立于2015年7月, 興全商業模式優選成立于2012年12月,兩只基金的現任基金經理均是喬遷。

一季報顯示,截至3月31日,興全新視野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了三安光電、工業富聯、瀾起科技、中際旭創等多只AI相關概念股。

對比上一季度,工業富聯、中際旭創還是新晉十大重倉股。

(來源/Wind)

同期,興全商業模式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也新調入了工業富聯、中際旭創。

(來源/Wind)

對此,喬遷在一季報中也提到,報告期內對基金結構進行了一定積極調整,增加了人工智能產業鏈相關配置,以分享科技發展的產業紅利。

華商新趨勢優選成立于2015年5月,基金經理為周海棟,任職年化回報(截至6月29日,下同)19.56%。

該基金走的是均衡配置路線,主要持有行業包括有色、計算機、醫藥、化工、 電子、交運、機械、電力設備、軍工等。

但一季度報中也特意提到:一季度后半部分,市場風格轉向計算機、傳媒、電子、通信等與人工智能聯系較為密切的行業。

對應的,截至3月31日,華商新趨勢優選的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了中國軟件、中科曙光、科大訊飛等AI相關概念股。

(來源/Wind)

廣發多因子成立于2016年12月,基金經理為唐曉斌、楊冬,其中楊冬于2021年7月加入接管,任期年化回報為6.33%;唐曉斌于2018年6月接管,任期年化回報為27.59%。

一季報顯示,截至3月31日,廣發多因子的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同花順、石基信息等AI相關概念股。

(來源/Wind)

不過在一季報中,唐曉斌和楊冬對AI表達了頗為謹慎的觀點: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確是未來的發展方向,但是當前市場過于亢奮,國內技術仍不成熟,所以現階段我們仍抱著學習的態度多進行研究。

至于諾安成長則成立于2019年3月,現任基金經理蔡嵩松,劉慧影。其中蔡嵩松于2019年2月接管,任職年化回報15.18%,劉慧影則于今年2月才加入。

蔡嵩松想必大家很熟悉了,其以長期重倉半導體聞名。

截至一季度報,諾安成長的前十大重倉包括了卓勝微、中微公司、圣邦股份、北方華創、芯原股份等。

(來源/Wind)

AI芯片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基石。蔡嵩松在一季報中也提到,隨著Chatgpt的問世,人工智能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將影響幾乎我們所有的行業,或將成為未來最強的產業趨勢。海外引領,從算法大模型持續迭代, 到各種應用接入AI,再到算力芯片的突飛猛進,產業進展迅速。

可即便前景再好,市場也不會只漲不跌。

對應的,“一把梭哈”主題的好處就是遇到起風時漲得比別人多,但風一旦停了,跌起來同樣比別人來得狠。

2022年這只基金的表現就是很好的例子。數據顯示,其以﹣40.04%的收益在百億主動權益基金中墊底。

三、下半年,AI概念還值得期待嗎?

助力多只百億主動權益基金上半年的業績,AI概念的火毋庸置疑。

然而眼下,其正遭遇著集體調整。截至6月30日收盤,ChatGPT(Wind)指數五日跌幅為9.35%。

對此嘉實基金提醒稱,由于前期以算力、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細分賽道的熱炒,短期內積累了較大的漲幅,有所回調也是正常的市場表現。

那么下半年,AI概念還值得期待嗎?“含AI量”較高的百億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又是否有望繼續維持領先呢?

中國銀河證券表示,從交投活躍度及估值角度來看,AI主線本輪行情還未結束,短期震蕩后仍有機會,可逢低積極布局。

廣發證券則在最新研報中分析稱,本輪TMT行情的終結需要三要素共同滿足:“熵增(即細分行業漲跌幅混亂程度大幅上行)、TMT板塊下跌、相對盈利預期轉弱”。當前“熵增”及“相對盈利預期轉弱”兩大要素均不具備,故判斷當前“數字經濟AI+”行情尚不具備終結的條件。

可見機構對AI主線行情能延續仍是有期待的

不過硬核想要提醒的是,像AI這樣的主題概念,市場走勢一般都會具有較大的波動性,對應的基金也會跟著有起伏,因而長期看好且又想上車的小伙伴,最好選擇分批買入、逢低布局來分散風險。

標簽:

上一篇:簡訊:先導智能:首次回購28萬股
下一篇:最后一頁